品读欧美经典,共享文学盛宴

——授课教师谈本科《欧美文学经典》课程

时间:2019-04-10点击:

课程简介:欧美文学经典系列课程是人文学院本学年重点推出的专业选修课,由外文所所长陈众议牵头开课,云集不同语种文学的十位知名学者、译者联合讲授,带领学生们细读众多耳熟能详的外国文学经典:《荷马史诗》《圣经》《埃涅俄斯记》《神曲》《哈姆雷特》《堂吉诃德》《浮士德》《傲慢与偏见》《红与黑》等。作为外国文学史课程的基础,欧美文学经典系列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学的阅读兴趣,课程代入了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视角,提供与经典作品的经典译者、学者面对面的交流机会。

课程的牵头人、社科院外文所所长陈众议谈到了自己策划和组织这门课程的初衷时表示,外文所学术传统悠久,但过去只有研究生教学,而且基本是师徒式传承。本科教学对外文所来说也是新生事物,因此格外重视。虽然外文所并不缺乏讲通史课的能力,但传统使然、慎重起见,还是选择了集结不同语种专家施教,以便彰显用第一手材料释读原典,同时尽可能从方法论的角度多给学生一些启发。

陈众议还表示,这门课程的开设,也是社科大依托社科院资源、为建设一流文科大学做出的一种尝试,更是社科院学者将学术传统薪火相传的一种努力。社科大的学生是一流学生,社科院的专家是一流专家,两者完全可以强强联合,形成良性循环,为民族培养一流人文社科人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所长陈众议

课程授课人之一、外文所吴晓都教授也谈及了教研结合的优势。他认为,这种教研结合的教学模式的益处在于,授课教师可以把自己多年专业研究的成果分享给学生;可以把自己研究的思路与经验介绍给同学们;可以让青年朋友们了解相关专业研究的前沿态势,从而使教学保持与时代同步的新颖活力。

课程的授课老师们都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付出了诸多努力,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课程负责人刘雪岚老师表示,在具体筹备这门课的过程中,相关老师在所长的领导下进行过数次讨论,并参考了同学们的全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同时也考虑到大家的兴趣和平均水平,最后确定了课程的基本内容和预期。值得一提的是,所长特别明确强调,给同学们安排的老师都要是最好的。外文所是由各个语种的研究员组成的,没有一个人能够通教这门课的所有课程,所以需要多位老师的配合。为了更好地保障教学质量,所长还提出为本课程提供各语种的顶尖研究员,有教学经验者优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刘雪岚

顶尖的师资力量,配合独到的授课模式,才能让同学们从名家身上,学到学人风范、提高思辨能力,尤其是文学专业的同学,应当培养“文学的敏感性”。

刘雪岚老师表示,这门课计划从点到面,为学生讲述各个时代的经典,也希望为学生今后的外国文学史学习奠定基础。课程以文本解读为主,辅以简单的背景介绍,但挂一漏万,由于仅有十六次课,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外文所更希望能通过本课程教会大家阅读经典的方法,这是最大的期望。

那么什么算会读经典呢?就是拿到一个文本,需要有一种文学的敏感性,即“三个W”——“word”“work”“world”。

“word”关乎文字,就是作者用来书写作品的文字,作者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创作,譬如抒情的、悲剧的、史诗的作品就具有不同的文字特点。“work”是说经典本身,不光是作者的文字,还有作品的情节、结构、艺术风格,他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主题思想,表现的人物都有怎样的特色,需要在整体上进行把握。“world”是世界,当学习一本经典时,比如说《伊利亚特》,需要了解古希腊的历史、神话,了解不同城邦间的征战中不同人物的个性。

刘雪岚老师说道:”用英国十九世纪批评家马修·阿诺德的话来说,‘文学就是人生的批评’,学习文学其实也是培养一种对人生的理解,一种辨识和批评的能力。通过文学阅读也意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敏感和审美感受力,同时我们请专家学者授课也主要是希望在讲经典的时候带入一种批评和学科史的背景和视角,培养同学们的思辨能力。欧美文学经典课程,不仅仅是进入欧美经典作品本身的一次文学之旅,更是深入了解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社会语境的一次异国文化体验。”

吴晓都教授谈到“作品”与“社会背景”的关系时这样说:“外国文学研究所首任所长、著名诗人和德语文学研究大师冯至先生坚持中国文学研究的传统方法,即‘知人论世’的社会批评方法,我对此深表赞同与钦佩。结合作品,有侧重地介绍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当时的社会语境,能够深入全面地阐明作品产生的历史文化原因,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作品反映社会的内容,作家的创作动机,作品的社会反响及其艺术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李永平

外文所的诸位学者、不同语种文学的授课老师都提出了自己对同学们的建议和期望。

讲授歌德与《浮士德》的李永平老师指出,细致地阅读作品,这是理解的关键。要理解歌德,必定先要理解《浮士德》。关于研究歌德的著述,国内的,他首先还是推荐冯至的《论歌德》。他的期望就是通过《浮士德》的讲论,引起学生对歌德其人其作的一点兴趣足矣,希望他们知道《浮士德》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若是能有进一步深入的阅读和研究,就更好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吴晓都

吴晓都老师带同学们体味了普希金的诗歌《叶普盖尼·奥涅金》,希望大家对俄国诗歌、对普希金有进一步的了解。他说到:“普希金作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他的诗歌及小说对后世作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普希金开创了俄罗斯文学的许多主题,开启了自由广阔的长篇小说模式,创立了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倡导了俄国文学‘人民性’的思想;托尔斯泰称普希金是他创作上的‘父亲’;陀思妥耶夫斯基指出,在俄罗斯文学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位作家,像普希金那样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所以,俄罗斯和苏联文学界称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就是我们的一切’,就是对普希金对俄苏文学影响的最贴切的赞誉与概括。”

刘雪岚老师则说:“古人说,‘取乎其上,得其中’,大家对课程的设想和期待是很高的,但我想,这一年的课上完之后,若能做到教学相长,同学们都有所悟有所得,能在成长过程中留下些难忘的印记,吸收到老师讲授的好的思维方法和观点,说起这十几部文学经典都不再陌生,也就达到目的了。希望在今后的十几次课上,同学们能够更加认真预习准备,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踊跃提问。这是我的一点小小期望。”‍

最后,人文学院执行院长张跣教授对《欧美文学经典》课进行了概括。

他说到:“《欧美文学经典》这门课把这个领域多个语种的十余位专家整合到一个课堂,实际上就是我们科教融合、充分实现资源转化的一次具体尝试。这一门课开设后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效果突出。

作为人文学院负责人,我在这里要感谢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各位老师,首先是要感谢策划和组织这门课程的陈众议所长,感谢负责具体协调工作的刘雪岚老师。正是他们的专业素养、学术激情、责任意识、团队精神,特别是对学生的深厚的爱,才使得这一门课真正地无与伦比。

社科院大学的学生,不仅是社科院大学各个学院的学生,也是社科院各个研究所的学生。这是学生和家长的期待,也是我们大家的共识。把社科院强大而丰厚的科研资源转化、融合到社科院大学的教学活动,尤其是本科生的课堂教学中,这是我们一直以来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以《欧美文学经典》为代表的团队教学,这是我们的特色,也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必将继续努力。”‍

(采写:刘美琪 代瑄澳 周海海 张润泽)

关闭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