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名师系列讲座(十一)朝戈金:《在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之间》

时间:2017-10-13点击:

2017年10月11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名师系列讲座第三讲在本科教学楼221教室顺利开展,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朝戈金教授担任主讲,讲座主题为《在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之间》。

朝老师从口头文学的起源开始,讲述了口头文学的存在历史较为悠久,并指出对口头文学进行研究的重要意义。之后介绍了口头文学研究的开始时间,以20世纪60年代为标志,开始形成了口头文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如口头程式理论等。朝老师从口头诗学和文本诗学的对比中阐释了口头诗学的独特之处,包括版本研究方面(非固定版本与固定版本)、语言方面(有无个人鲜明特色)、作品结构方面(基本程式与精巧布局)、文学创作方面(创编和创作)以及作品接收方面等等。

整场讲座,朝戈金教授深入浅出,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使同学们对口头文学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名师简介:

朝戈金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文学、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史诗学)。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主任,国内多所大学兼职教授,曾在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中长期研修,有著作、论文数十种发表。主持或参与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务院系统几个部门的项目工作和发改委、文化部、中国文联等部委的委托项目工作。

朝戈金教授是倡导“口头传统研究”的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近年在联合国教科组组织大会、哈佛大学、密苏里大学等国际讲坛发表20余次专题报告,也投身国内公益性讲座活动,如国家图书馆的文津讲坛、江南东吴讲坛等。他致力于将中国学术传扬到西方,是《中国人文学术》(英文,商务印书馆)刊物创刊人,《口头传统》(英文、美国)“中国口头传统专辑”特约主编,力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走向世界。同时,朝戈金教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专家,作为中国专家长期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活动,并担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专家委员会”民间文学组委员,在我国非遗的立法保护、项目评审、遗产认定和名录申报工作中发挥作用。

(教务处)

关闭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