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8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名师系列讲座第四讲在教学楼123教室顺利开展,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潘家华教授担任主讲,讲座主题为《时代呼唤转型经济学研究》。
讲座中,潘家华教授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格局展开,指出世界发展转型的导向为凸显生态文明价值理念。通过对比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在经济学范式方面的不同,他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进行了一些扩展:劳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可以制造出负价值。通过将自然资产与人类的货币资产进行对比,可以将自然价值添加到劳动价值当中,这从内容上扩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由于工业文明面临“三重天花板效应”,消费和需求饱和、资源约束、资产存量饱和都限制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这就更加凸显了生态文明范式下强调生态中性的经济发展。最后,潘教授指出社会转型应将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融入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整场讲座中,潘教授儒雅又不失幽默的谈吐、谦逊温和的态度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名师简介:
潘家华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土地与资源经济学、世界经济、能源与气候政策等。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兼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潘家华教授主持了多项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院重大、国家部委和地方省市委托研究项目28项,撰写和主编学术专著8部,在《科学》、《自然》、《牛津经济政策评论》、《中国社会科学》和《经济研究》等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译)著300余篇(章、部)。其中,《公平、高效和可持续的国际气候制度方案》获2002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一等奖。《“碳预算方案”的思路和运作体系》获2011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6年获中国社科院优秀青年称号,1997年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003年进入中宣部“四个一批”;2010年获中国社科院先进个人称号。获绿色中国年度人物(2010-2011年)称号。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