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2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名师系列讲座第九讲在本科教学楼219教室顺利开展,本次讲座由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李永全教授担任主讲,讲座主题为《中俄关系与一带一路》。
讲座中,李永全教授指出现在中俄关系正处于两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纵观中俄(苏)关系发展史,1950年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后,中俄关系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一定的挫折,曾一度恶化,由此得出结论结盟和对抗都不是双方的理想关系。在双方的不断努力下,1992年中俄相互视为“友好国家”,1994年中俄确认了“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中俄建立了“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7月两国元首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新时期的中俄关系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更加拉近了中俄两国的联系。
最后,李教授还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此次讲座让同学们对于中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名师简介:
李永全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光明日报驻莫斯科记者。曾长期在中共中央编译局从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校订工作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俄罗斯历史和当代国际问题研究。主要著作有:《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原则及其国际意义》(俄文专著),《俄国政党史》(专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出版,2006年第三次印刷)、《莫斯科咏叹调》(东方出版社2005年),另有关于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合著3部。主编《俄罗斯发展报告(2012)》、《俄罗斯发展报告(2013)》。在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及政论作品百余篇。主要译著有:格里加尔《为了欢乐而生》(1986年天津人民出版社)、瓦·博尔金《戈尔巴乔夫沉浮录》(1996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尼·雷日克夫《大动荡的十年》(1998年中央编译出版社)、肖洛霍夫《他们为祖国而战》(2005年东方出版社)、伊·列昂诺夫《独臂长空》(2005年东方出版社)等。
(教务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