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6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名师系列讲座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十讲(总第八十五讲)在行政楼140教室顺利开展。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临时党委常务副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王新清教授担任主讲,讲座题目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思想与实践》。
讲座伊始,王新清教授从自己学习法律的亲身经历入题,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大众对法律重要性认识的变化,展现了中国的法治建设在观念、理论和实践多个角度的质的飞跃。在讲述中,他从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法治思想产生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以及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的法治中国建设等多个方面展开,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王教授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王教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通过对古今中外国家治理模式的分析,梳理了国家治理由神治、人治到法治的演变过程,说明了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他通过引经据典,深入论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契合现代法治要义,具有深厚的学理基础。他还通过回顾新中国党和国家历代主要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贡献,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对新中国党和国家历代主要领导人法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实践层面,王教授从民主政治建设、经济文化发展、人民受教育水平等多个方面,对中国当今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剖析,进而阐述了中国的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全面推进”,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的各项原则。讲座的最后,王教授还对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光明前景进行了展望。


名师简介
王新清,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临时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诉讼法学、律师学、刑法学,曾参与中国第一部律师法的起草工作。在《中国法学》《法学家》《光明日报》等杂志上发表论文7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著有《刑事管辖权基本问题研究》《刑事诉讼程序研究》《市场经济中的律师和律师工作机构》《法律职业道德》《刑事诉讼法学》《证据学》等著作20余部。曾获得过“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宝钢教育奖”、“北京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称号。
(教务与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