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8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名师系列讲座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六讲在本科教学楼219教室顺利开展,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主任、世界历史系刘健教授担任主讲,讲座主题为《战争与和平——探寻上古西亚的国际关系》。
刘健教授首先介绍了上古西亚地区的自然地理情况,并对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西南亚、波斯湾和阿拉伯湾等名词进行了简单的辨别和解释。随后,根据千年划分的历史分期方式梳理了上古西亚文明的历史脉络:从公元前3千纪乌鲁克时代晚期文化之前的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城邦时代、阿卡德王国、乌尔第三王朝,到公元前2千纪的巴比伦王国、亚述的兴起、赫梯王国,再到公元前1千纪的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刘健教授还列出了古代西亚文明在政体、理念和宗教等方面的贡献。接着,刘健教授从战争与和平两方面,从宏观上剖析了上古西亚以阿玛尔纳时代为中心“国际关系”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则,并列举了这一时期几场具有特殊意义的战争。最后,刘健教授以公元前330年波斯的灭亡结束了这段历史,也收尾了整场讲座。
名师简介
刘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主任、世界历史系教授,任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古代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学科专业为世界历史,研究方向为西亚古代史,掌握英语、德语、法语、赫梯语、阿卡德语。参与著书包括《世界古代史》上下册(2016)、《古代国家的起源与早期发展》(2012)、《古代世界的民族与宗教》(2011)、《古代国家的等级制度》(2003)、《泥板里的世界—两河文明求实》(1996)等。曾在《外国问题研究》、《世界历史》、《古代文明》、《东方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文集》、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世界知识画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等上发表文章十余篇。译著包括《世界历史上的农业》、《交往中的文化:第二个千年的世界人口流动史》、《从古代向封建主义的过渡》、《埃及》。曾在2001年、2004年、2007年、2009年、2013年分别获世界历史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两优一先”优秀青年奖(2003);参与撰写的《世界历史》(多卷本)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提名奖(2015);参与撰写的《世界历史》(多卷本)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16)。
(教务与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