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名师系列讲座(六十九)刘方喜:《互联网、人工智能与文学的未来》

时间:2018-04-16点击:

2018年4月11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名师系列讲座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五讲在本科生教学楼219教室顺利开展,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室主任、文学系教授刘方喜教授担任主讲,讲座主题为《互联网、人工智能与文学的未来》。

刘方喜教授从文艺理论和技术哲学的角度,对人工智能、互联网与文学艺术的关系进行了全新解读。在人工智能与文学的关系方面,他以微软小冰的诗集切题,引出在当今这个“极致技术”的时代,人工智能发展是否能取代诗人等值得思考的话题。刘教授指出,人工智能虽然有自我学习、自我生成、自我提升的能力,但其初始程序由人设计,初始能力由人赋予,仍然建立在硬件的基础上。这种非生物性使得它只能模仿人的感情与想象力,却不具备感性。即使能够进行诗歌的创作,也只是学习模仿艺术的基本规则进行的“机械的创作”,难以展现文学中的情感与境界,难以完成康德提出的“创造艺术本身的规则”的任务,难以实现海德格尔强调的“原创性”和“源生性”,因而在由肉体的生物智能创造的文学领域,是无法完全取代人类的。他还从人类心理和伦理出发,对AI这种“知性的僭妄”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思考。在互联网与文学的关系方面,刘教授充分肯定了互联网对文学创作主体多样化、大众化的促进作用,回溯了文学由集体艺术到个体艺术、由杂文学到纯文学的发展历史,同时对文学的未来进行展望,对技术时代文学的价值进行了新的诠释。在讲座中,刘方喜教授多次强调要有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注重过程的研究方法,使同学们受益良多。

名师简介

刘方喜,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室室主任、文学系教授。兼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经济哲学、技术哲学、中国古代文论。主要学术专著有:《批判的文化经济学——马克思理论的当代重构》(河北大学出版社,2013年);《审美生产主义——消费时代马克思美学的经济哲学重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汉语文化共同体”与中国新诗论争》(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声情说——诗学思想之中国表述》(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合著《钱中文评传》(黄山书社,2016年);《自律与他律:中国现当代文学论争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另出版有多部编著。撰写的论文《“符号经济”论: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获第九届(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论文《声情辨》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2003年优秀成果奖、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曾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研究,参加国家重大项目“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学课题组、中国美学史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并承担和完成了教育部、文学研究所等多项研究课题。

(教务与科研处)

关闭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